N L 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由來
NLP 這門學問是由李察‧賓達拉 (Dr Richard Bandler) 及 尊‧格靈達 (Dr. John Grinder)於70年代在美國加洲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 所創立。當時倆人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家庭治療大師維珍尼亞‧沙維雅 (Virginia Satir) 及完形治療創始人費茲士‧波爾士(Fritz Pearls)。之後李察被受僱為倆位大師的工作坊進行文字及影帶編輯。李察用了幾個星期觀看及記錄倆位大師的錄影帶,結果他也掌握了維珍尼亞及費茲士的說話和行為模式。
尊‧格靈達,當時在加洲大學教授語言學,亦曾出版幾本有關語言運用技巧學的書籍。李察告訴格靈達他留意到潛意識的意念和語言結構的密切關係,想與格靈達合作發展一套溝通的文法技巧。他們倆人先用維珍尼亞‧沙維雅 (Virginia Satir)的錄影帶作研究,很快就發現維珍尼亞慣用的語言技巧。在1975-6間,倆人出版了 (The Structure of Magic, Vol. 1 and Vol. 2) 。而NLP 的學問亦在這時開始發展和傳播開去。
及後,他們倆人前往亞利桑那洲研究催眠治療學派創始米爾頓,艾克森 (Milton Erickson)。李察和格靈達運用他們已掌握到的模仿技巧,很快就成為催眠高手。李察及格靈達在研究三位大師治療過程運用的語句、溝通模式、技巧及策略,將收集的資料加以分析而整理出NLP 的理論架構,經過多年反覆的臨床實驗,証實NLP 在運用於人類行為改變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總括來說,NLP的學問始源於研究並模仿三位當代在人類溝通以及心理治療方面具有卓越成就的大師﹕
- 家庭治療大師維珍尼亞‧沙維雅 (Virginia Satir)
- 完形治療創始人費茲士.波爾士(Fritz Pearls)
- 艾克森催眠治療學派創始人米爾頓,艾克森 (Milton Erickson)
Copyrighted by Lawrence 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