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有100人擱淺在一座資源有限的荒島上,從長遠來看,哪一種性格的人比較有可能存活下來,生下一代,再遺傳其性格特質,再生下一代,一直下去?
能夠生存的,會是正直有良心的人? 還是殘酷無情、無良心、無悔意的反社會型人格者?
當然島上還有 96 % 的良心人,因此 96% 有良知的人會跟 4% 反社會型人生兒育女,而反社會型人格的特質,部份是遺傳的,如此經過好幾代之後,島上能生存的,會不會只剩下沒良知的反社會型人?
最後,這批反社會型人,會不顧他人生死,肆意地搞破壞,殺人放火,自私無情地用盡島上的資源,然後大家一齊都死光?
這個難題,一早就引起人類學者的研究,不過一直還沒有解決。人類看來比其他物種更複雜。人類會打仗,同時又會出錢搞慈善基金,協助受打仗影響的人。人類歷史出現殺人無數的希特勒,也出現無私救人千千萬萬的德蘭修女。根據基本人類演化的生存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像是德蘭修女這樣善良、無比愛心的人就不夠 4% 的反社會型人鬥,最終會被吃掉,又怎能生存下來 ?
究竟物競天擇是如何運作的 ?
談到物競天擇,「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之間似乎會存在衝突,這個演化出來的理論,學者稱為「利他主義」。有學者認為天擇的單位不是「個體」,而是「群體」。這樣說,就出現有些「群體」比其他「群體」更能生存下去。
假如,物競天擇的單位是「個體」,「無私」這個特質在進化過程中必被淘汰,在荒島上最後就剩下殘酷的無情人。但如果物競天擇的單位是「群體」,那麼會出現「利他行為」的德蘭修女便說得通了。1966年,學者 Geoge C. William 認為物競天擇的單位是「基因」,適者生存指的是最適合的「基因」能夠生存下來。「個體」和「群體」只是「基因」的臨時環境,在「基因」還有「群體」的層次上,「良知」是適合生存的,「良知」令人類互相幫助,讓「群體」生存,所以天擇就讓「良知」生存下來。天擇會給人類留下 96% 的有良知人,同時亦留下某程度的「利他行為」特質,讓人類出現德蘭修女。
那 4% 無良知的反社會型人格者之生存問題
別忘記反社會型人格的特質 ﹕「好戰、衝動、冒險、操控、無罪惡感」,他們只能一時得勝,長遠而言,天擇會基於他們的特性繼而控制其數量,最後反社會型人格者是輸家,為何?
舉世聞名的反社會型人格者,大多沒有好的下場,而一般的無良心者也不例外。他們無罪惡感,重複其惡劣行為,愈玩愈激,最終難逃天敵,這個天敵是誰? 是「自己心魔」!
反社會型人格者的下場包括坐牢、飛車意外死亡、沈淪毒海、被黑幫追打追殺、妻離子散、孤獨終老...等等。能繁殖下一代的當然有限,受天擇的控制,只能維持在 4% 左右。
真有趣,從群體遺存的角度看,天擇或許蘊含了某種創造奧秘或道理,反社會型人格者的心理結構跟我們不一樣,他們很容易就識別 96% 的良心人,但有良心的人卻大多無法辨認 4% 的他們,也無法阻止他們的惡行,慶幸他們終究難逃天擇。
哈哈,反社會人格者,最終是輸家。
(感謝你閱覽這篇文章,如有任何啟發、感想,歡迎回應分享。謝謝。)
Copyrighted by Lawrence Chu 2011
文章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Doreen, DM. (1988)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the Psychopath.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 Martha, S (2006) The sociopath next door, Broadway Books, USA. (4% 的 人毫無良知, 商周出版, 2007)
- 我只是特別,不是難搞 - 南琦 (2009) 遠流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