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是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你不著緊它,它就不著緊你。你太著緊它,它就令你很煩惱。要合乎中度,有什麼辦法。我有個好主意,大家不妨找幾個投資大師的理財哲學,看看他們是怎樣管理錢財的。
早前港股一度失守 20000點,但樓價卻越級飛升,連元朗樓都賣到五六仟元一呎。午飯時不少同事議論紛紛,討論是否應該入市? 樓價如何? 樓價還有得再升嗎?儲了好幾年錢仍不足以付買樓首期,應怎樣理財?買股好還是買樓好?現在是否牛市的尾聲?
就有關牛市的看法,剛巧日前在網路上中看到一篇已故投資專家鄧普頓 John Templeton 的文章,內容談到牛市的演變,頗值得與大家分享。
鄧普頓指出「牛市是在悲觀情緒中誕生,同時在投資者懷疑、不太肯定的期間上升。」「牛市是在樂觀情緒中完結,並在市場極度亢奮中死亡。」英文是這樣寫的﹕(Bull markets are born on pessimism, grown on scepticism, mature on optimism, and die on euphoria.)
這情況跟2003年的沙士事件、2008年的金融海嘯極之相像,即當投資者對後市仍抱懷疑態度、半信半疑期間上升及成長。更重要的是,即當投資者對前景極之看好以致全情投入時,便是牛市結束,大跌市的時候了。這情況亦跟金融海嘯前之情況極之相近。
事實上,這次股市及樓市的牛市正是在金融海嘯中誕生,這與鄧普頓所說的牛市誕生情況相似。就股市而言,現時投資者對後市仍未至於像 2007 年般極之亢奮,反而是有些憂心及懷疑,故此,假若用鄧普頓的策略來看,港股的牛市應該尚在成長階段,仍未到亢奮水平。
至於樓市,今日香港真正豪宅呎價已升上到 2萬元,呎價萬元的豪宅中有不少是假豪宅,我認為一個真正的豪宅必須座落於豪宅區,非豪宅而靠建築裝修豪華不能長期維持豪宅的地位。
97年的深井、烏溪沙皆有豪宅樓盤,動輒呎價萬元,如今呢?是少於萬元的一半。
買樓是買地點,而且地點的優勢與劣勢會逐步兩極化,理由是社會貧富也逐步兩極化,賺大錢的人在增加,越賺越多,多到不知道如何花錢,於是買呎價 7萬元的樓來炫耀財富。但中產的收入雖然穩定,但收入卻不會突然飛升,能有多少餘錢買假豪宅?
在我看來,假豪宅似有點亢奮跡象,大家小心。
備註﹕筆者並非投資專家,以上是純熟個人意見及經驗分享。
股市及樓市有升有趺,投資者可能蒙受全部損失。投資時務須按個人能力及諮詢投資專家或顧問意見。
Copyrighted by Lawrence Chu
